<<先放手,再放心>> 吳若權

  • 先放手;再放心。

割捨執念,

讓心靈重獲真正的自在,

才能夠活得像樹雲般自由。

  •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短暫的相遇,對應出一時的關,雲來雲散,緣起緣滅,不要執著於愛怨悲歡,才能解脫於煩惱,超越生死輪迴。
  • 先學肯定自已,最終願意放下自已。
  • 船集啟航的那刻,已經開始歸帆的路途。花朵在綻放的那一刻,已經開始凋落的過程。或許,擦肩而過;或許,終究分離。但是,我們無須為些感傷。因為,人間每一次和幸福相遇,都是宇宙中久別重逢的緣份。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,放手祝福
  • 愛過;恨過。寬恕;懺悔。每個生命,好似一葉扁舟。用盡一生的漂泊,換得一次靠岸的幸福。

觀自在的菩蕯,進入深層禪定而清楚地覺察,所有外貌、感覺、想法、行為和判斷都是短暫的,隨著相對應的關係無常幻化,並非真實恆久的存在。只要深刻了解「自性皆空」的道理,就能從煩惱解脫,不再為愛怨悲歡所苦,也能超越生死輪迴的恐懼。

 

舍利弗阿,有形的外貌和無形的虛空,看起來是相對的兩個極端,其實它們兩者是短暫的對應關係,實際上並無分別。其他如感覺、想法、行為和判斷,都是一樣的道理。只要心中沒有執念,就不會受限於感官的制約。

 

舍利弗阿,這世間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。具有不生、不滅、不垢、不淨、不增、不減等「六不」的特質。在宇宙中,並不存存恆久不變的外貌、感覺、想法、行為和判斷,其他諸如透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所相對應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也都是短暫虛幻,並不是穩定真實的存在。舉凡從你眼裡所見,到意識的判斷,都是無常變化的。所有十八界(從眼界到意識界)和十二因緣所呈現的生死輪迴狀態,都是可以看成是性空虛幻的。

 

關於生老病死,無盡輪迴的痛苦,可以消除寂滅;超越這所有一切的煩惱和痛苦,獲得莫大的智慧。最後,連如此理解生命的智慧都可以放下,就是真正至高無上的大智慧。從此不再有煩惱牽掛、恐懼害怕,不再執著於自我的立場,不再迷戀於不可能成為真實的妄想。這也就是從「自覺」、「他」,精進到「覺滿」的境界。

宇宙無始無終,三世中各有諸位千佛來指導眾生,依循著「度到彼案」的智慧修行,而到達消除煩惱、超脫生死的境界。能夠讓眾生憑藉著到達彼案的智慧,是非常神奇的、最明智、最崇高、無可超越的,只要明白這個道理,不斷持續精進,就能消除一切煩惱痛苦。人生無常,就是正常。這是生命的真相,絕對不是虛妄。請一心持誦這能夠帶領大家通往彼案的智慧經典,一起祝禱讚頌:

去啊,去啊!一起度向彼岸,大家都前往能夠斷滅煩惱、沒有生死輪迴的彼岸,成就覺智圓滿!祝福!

 

 

  • 觀自在菩蕯:(梵文:Avalokita為「觀」;isvara為「自在」)即觀世音菩蕯;也泛指般若智慧已達自在的所有菩蕯。

《心經》以「觀自在菩蕯」為起始,我覺得這是玄奘大師要送給所有的讀誦者最美的祝福,也是最好的提醒。彷彿是佛陀要我們每一個人,透過當下的覺察,記起自已內在完美的佛性,對宇宙萬物充滿慈悲。不要討厭自已;也不要怨恨別人。

必須時時刻刻記起這本然就完美的事實,所有的覺察才有意義。否則,即使擁有最美的眼睛,還是無法看清真正的世界。

當慈悲蒙塵的時候,猶如五官六感全被主觀的意識操控,你將因為透過不真實的眼鏡,而看到扭曲的人生。你主觀地以為那是真的,其實那是幻相。當你覺對方很笨、別人是豬頭時,就是你的慈悲心已經蒙塵;除非,你懂得及時回頭提醒自已:我為什麼會如此評斷他人?這樣的評斷,投射出我自已內在怎樣的不安?我討厭自已嗎?我恐懼面對怎樣的真相?

這樣的提醒,就是對自已慈悲的覺察。

  • 慈悲,是修行最入門的功課,也是成為佛最基礎的門檻。若沒有慈悲心,一切聰明才智都是空談,甚至只是成就事業的工具,最後還可能敗壞人生。
  • 最大的智慧,並不只是用聰明才能去成就自已的事業或人生,而是時時能夠覺察自已和別人的處境,從同理別人開始,到慈悲為懷地對待眾生。
  • 慈悲,不但是最廣的愛,也是最高的智慧。慈悲,沒有條件設定、不分親疏遠近,而能夠感同身受地去愛每一個人,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  • 凡有情眾生都可以透過修行,成為具備慈悲智慧的菩蕯。
  • 《心經》起始的這句「觀自在菩蕯」,佛學研究專家認為可以做兩種解釋。一種解釋的角度是指:名為「觀自在菩薩」的這位菩薩,也就是民間俗稱的「觀世音菩薩」或「觀音菩薩」;另一種意義是指:般若智慧已經達到「自在」的任何一位菩薩,甚至眾生透過修行,也能成為這樣具有完美智慧的菩薩。
  • 要先覺察自已,才能安頓身心。要趁年輕就要找到自已的天賦、熱情,不但心口如一去實踐,還要身心合一去體驗。
  • 從「探索自已」作為這趟生命之旅的起心動念,找到自已最獨特的才能,並將它貢獻給這個世界;然後學會放下自已,了無牽掛,就能擁有全然的自由。
  • 菩蕯=萻提薩埵

 

  • 「觀」,也可以說是內在的覺察。

即使見多識廣,還不足以看透人生,必須學會向內觀照自已的心,才能通透這一生所為何來的經歷,把真相看清楚,終於懂了這些人、那些事,之所以發生的因緣,以及自已必須學習的如何提起、如何放下。

  • 每往外面的世界踏出一步,就會向內心深處更近一步。你總要離家夠遠、夠久,才會真正想念家中的一切。
  • 真正的覺察,是讓自已看清楚所處的狀態。在當下的每一刻,知道自已身在哪裡、為什麼、想什麼、是什麼、做什麼!然後,因為能夠完全地放下,而達到空無的境界。
  • 觀自在菩薩: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大大菩薩,有「家家阿彌陀,戶戶觀世音」的美譽。
  • 觀自在菩薩:《無量壽經》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蕯,同為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薩,合稱「西方三聖」
  • 必須要能張開眼睛去看、專注耳朵去、全心全意去感受,願意謙卑地知道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,一定還無法完全同理對方於萬分之一,才會真正地放下自我的執念,願意傾聽學習,保持內在與外界的和諧關係。
  • 「觀」字有覺察的意思,要勉勵我們在有限的時光中及早向內自省,因為足夠了解自已,而建立無可動搖的自信,據此洞澈生命的道理,臣服於宇宙的真理,活出人生的真相。
  • 「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」的「行」,是行動、改變、實踐、精進的意思。 是一種為了精進自已而願意主動的學習,也可以說是修行。
  • 「修行 你若不修改自己,就等著被別人修理。」意思是說,我們在生活中有些積累已久的習氣,若不透過學習的方式,修改自已的生活習慣、思考方式、行為模式,遲早會遭受到很大的挫折。
  • 接納,看似一種被動的應對,其實是主動的化解。尤其在逆境時,愈快、愈早地接納,就不會有太多負面情緒在原地打轉。
  • 必須隨順臣服於因緣,才不會處處覺得窒礙難行。。只要內心願意百分之百的臣服,就不會把心力花在抵抗上面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,與其對著天空向你信仰的神抗議大喊:「為什麼是我?」不如默默地感謝這個遭遇,接納這個處境,然後問自己:「我可以學到什麼?」
  • 因為擁有智慧而無所愄懼,才能順隨於生命無常的變化。反之,不相信自已,也不信任神,猶如不會游泳卻意外落水,勢必因為緊張害怕而手忙腳亂拍打,卻因此更加速沉溺。
  • 關於所有「修行」的智慧,我們可以透過學習,讓自己從「知道」到「做到」,最後放下一切,變得根本不需要知道,因為在這個階段,你的心便是神的旨意。「知道」和「不知道」已經沒有差別,聽從上天的旨意行進,讓宇宙最高的神指引你一切。
  • 印度大師奧修:當你的頭腦停止,而沒有興趣達成任何事,它就達成了佛性。當頭腦完全停止不再走到任何地方,它就開始向內走。」這裡的頭腦,指的是心智( mind)。他的意思是:不要刻意帶著目的性,去追求靈性或神性,當你放掉這個念頭,就會看見自己內在完美的知見。
  •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經在講解《心經》的時候,把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注釋為「」,也就是善用智慧。將這個觀念應用在改變自己、追求進步上,也是很有見地的提醒。   努力,還要用對力
  • 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知道,還要做到。
  • 裝睡的人,永遠叫不醒。
  • 般若:指至高無上已經通達真理的智慧。
  • 波羅蜜多:超度到彼岸
  • 最高的智慧,就是慈悲
  • 慈悲,既是最高的智慧,也是最廣博深廣的大愛。慈悲地對待自已的身與心,用智慧放下愛怨,同理地去對待別人,就是脫離煩惱的不二法門。

當人人都可同理彼此,慈悲地對待萬事萬物,超脫所有的得或失、生或死的煩惱,最後是連智慧都派不上用場,也就到了完全空無的境界。

而終極的空無,才是最大的自由。這樣才能讓自己免除對於私利汲汲營營地追求。當我們感覺自已的需求愈來愈少,來自神性的祝福,就會愈來愈多。

  • 般若波羅蜜多:指可以讓人看破生死、解脫煩惱、抵達彼岸的大智慧。「般若」,讀音同「玻惹」。
  • 真正夠深的河海,看起來常是平靜無波的。對這份深,要保持足夠的虔敬。這是所有勇者該有的戒慎;忽略這種戒慎的心情,就是愚昧,會帶來危機。
  • 戒慎和恐懼,大不同。能夠戒慎,才是真正的勇敢。戒慎,是因為尊敬而謹慎;恐懼,則是因為擔心欲望沒有能夠被滿足,而不斷地患得患失。
  • 愈是真正有成就的藝人,看起來愈是和譪可親,這是他們的修為。
  • 淺般若:指透過意識邏輯而得到智慧,可以到達「自覺」的程度
  • 內心能量愈豐沛的人,外在表現愈謙卑。如同真正勇敢的人,並非一味地衝撞,刻意地鬥狠,而是懂得尊天敬地,禮遇每次來到眼前的緣份,即使它以挫折的姿態出現,都能因為臣服與接納,而看到祝福的美意。
  • 這世界上,沒有人是一無可取的。只要能夠用心觀察、用愛相待,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。若輕視對方內在的靈性,認為他沒有深度,這時候淺窄的是我們自已的眼光,不是對方的特質。
  • 深般若:指能夠超越眼耳鼻舌身意,直觀真理的絕對智慧,不但「自覺」,還能「覺他」。
  • 《心經》中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的「」,就不只是形容詞而已,它也可以是動詞,意指更加地精進學習,期勉自己的修行可以更加深厚。最後,還必頁能夠超越這一切。

佛性的智慧,在於測量與穿透。我們因此而終於領悟:真正最深的海,不是在地球的表可,而是在你的心底。

  

  • 超越煩惱,才是智慧
  • 《心經》中「照見五蘊皆空」句中「照見 」,直接解釋的意思,就是看見、洞察。在佛學中,「照見」還有「直觀」的意思,就是不必透過任何媒介的狀態下,看見存在於宇宙的真理
  • 照見:表面上的意思是:觀察與體驗。或解釋為:直接看到,也就是「直觀」。深入的含意:徹底的明心見性,完全看清楚心性。
  • 五蘊:蘊,是聚集的意思。五蘊,又稱為「五陰」,是說,人是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五種元素組合而成。
  • 所有的人事物,都是因緣聚合而生。
  • 《心經》提到的「五蘊皆空」,講的就是:放下對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種要素的執著。「五蘊」指的是形成人的五種聚集。「色」是物質條件,包括:地(骨骼)、水(體液)、風(氣)、火(溫熱);其他受、想、行、識則是內在精神。受:生理的感受。想:心思的概念。行:信念產生的行為。識:對人事的判斷。
  • 色受想行識—五蘊,既是形成人的五個基本元素,卻因為積累而成為不容易覺察、也很難改的習氣。
  • 花開、花落,並非不存在,而是幻化無常的發生,唯有放下對形式的執著,就會知道:青春和衰老,都很美麗;牽手和放手,都是幸福。

達到或成為空無,就等於擁有一切。

  • 色:所有人事物以及它的外貌;

受:透過生理功能覺察的感受;

想:概括性的想法、並因此有所愛惡;

行:行為、行動、作為。

識:辨識、論斷、認知。

  • 苦:痛苦,生死苦果。

厄:困難,煩惱苦因。

  • 彼岸,是會動的。它不一定是眼前的對岸,有更多時候是在心底的另一個方向,甚至就是出發的同一個地方,所有的挫折只是要我們學習,回頭是岸。找到生命的初衷,看見完美的自己。
  • 我們總要先經歷過「不是的」,才會明白什麼為「是的」!

經歷過「苦」,才懂得什麼是「樂」。

經歷過「業力」,才知道「因果」!

經歷過「恐懼」,才發現「愛」!

  • 比對古今中外,對於所謂修身或靈性學習的主張,即使是不同的學派,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間,還是存在很多不謀而合的共同知見。都是教人如何引導自己透過覺察而感知生命的意義,看穿恐懼與痛苦的形式,找回愛的本質。
  • 我想強調的是:寧願把修身的重點,放在前面的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而不是汲汲營營於「度一切苦厄」。否則,很容易犯下本末倒置的錯誤。
  • 度一切苦厄的「度」,一般字義解釋,當然就是「度過」的意思。但是,我更擴充它的意義,豐富為:陪伴、經理、超越、轉化。因此而對應出我們面對困境時,可以有各種正向態度。

1.陪伴:可以是陪伴自已或是陪伴別人,在風雨中生信心,堅信可以維持內在的平靜。

2.經歷:面對每一件事,認真體驗當下的過程,而不只是把眼光放在未來的結果。

3.超越:人生的很多難關或如苦海,但我們要像一個熟知水性的游者,讓身體與心智,永遠可以凌架於水面之上。勇敢地乘風破浪,向前邁進。

4.轉化:也就是轉念。或許痛苦不會消失,但我們可不被這個痛苦所干擾,與它和平共處。

  • 「度」,常被用來描述生命中必須經過的困頓時光。
  • 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陰盛苦(即為五蘊所苦)
  • 從過去到未來;從此岸到彼岸。

曾經所有的浮光掠影,

都將沉澱為永恆靜止的畫面,

投映出最初的真心。

  • 放任渴望愛的心去流浪;順隨命運跟著時光流轉。

每次啟程,每次靠岸,每次重溫一遍旅程的滄桑,才漸漸懂得:

平靜,是最大的喜悅。

在天寬地闊中,和最明心見性的自已重逢。

  • 理性思辨;感性包容。

仍不免落入是非對錯的疑惑。

世間所有會令人著迷銷魂的,

通常也都會帶來傷害至深。

唯有看清,愛,是一切的本質,

才不會被恐懼和誘惑所掩沒。

  • 舍利子:也作「舍利弗」,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號稱「智慧第一」,是當時比丘們的模範與良師。
  • 即使有幸受教於智者門下,不要立刻照單全收,而是邊學邊看,透過思考及整理,理解消化,選擇適當的內容,彙整成為自己的想法。
  • 在持續學習得過程中,我漸漸明白:「當自已準備好,老師就出現。」這句話的意義。原來,拜師學藝更高的境界,不只是要我們打開智慧之門,而是要彼此看見慈悲的心。
  • 而真正的人生導師,能夠引領你走向全然的開放,不只是教導規矩而已,同時還會協助你將內心的自由,徹底地釋放出來。
  • :事物外表的形象。長相輪廓、衣著顏色、五官表情、肢體動作等有形的外貌。
  • 青春從容顏消失;智慧由內在升起。
  • :一切事物的本質,都是短暫的、不真實的、不穩定恆常地存在,彼此相對依存、因緣和合才發生。
  • 「空」與「色 」沒有差別,,一切是因緣相生。「空」並非完全沒有、不存在;而是因為所有的形貌,都在不斷改變,不會恆久存在。只要能做好「因緣性空」的心理準備,就不會執著於外貌,憑當下一時片面的印象,就給予好或壞的價值,甚至產生貪婪或恐懼的心念。
  • 法鼓山的聖嚴法師在講解《心經》時,提到很關鍵的概念,他說:

「色不異空」是說,一切物質現象,皆不離「成」、「住」、「壞」、「空」的「四態」;肉身的生命,不離「生」、「老」、「病」、「死」的「四苦」。臨時「有」,而終歸「空」。從「空」而「有」,還原為「空」。「現象」雖「有」,而「自性」是「空」。

  • 見有,不貪愛;見空,不恐懼。
  • 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」十分經典,幾手大部分的人都耳熟能詳。但是,要真正讀懂,並且徹底了悟,並不容易。它談到人類透過知覺感官,對身邊周遭所有的事務,開始學習「二元對立」的辨識,並勉勵眾生不要被這些感官所接收到的片面訊息誤導,而是要回到內心世界,破除「二元對立」的虛幻,不要徘徊或執迷於「一體兩面」的形式,而是真正體認生命的本質
  • 榮格:「當你往內在探索自我,視野將會變得清澈明淨。向外看,只是夢幻;向內看,才會覺醒。」
  • 印度奧修:人的煩惱常來自於對幻相的執著,只有靜心,才會開悟。奧修認為所謂「二元對立」世界的兩種極端,其實並不是完全黑白分明,老死不相往來,而是相伴、相依相容,陰與陽、男與女、晝與黑、天與地。

依循著奧修所教導的思考方向前去,對照《心經》的內容,你會發現身體感官的最終目的,並不是在於分辨「二元對立」有哪些不同。恰好相反,我們總要透過很多生命的苦難與挫敗經歷,才脫離「二元對立」的經驗中學會以下的真理:生與死、愛與恨、花與果、苦與樂……其實都是一體的。唯有具備這個洞見,煩惱才會消失。

 

  • 要破除我們主觀的覺知,知道哪些看起來相互對立或關聯的存在,其實都只是短暫的存在,終有一天那些連結會改變或消失,此刻的解讀與判斷,將隨之灰飛煙滅。
  • 佛法是積極的,並非消極。佛法鼓勵積極地作為,而不是消極地逃避。佛法,不是要人們看一切,然後不必努力,反而是要人們在這個過程中,積極鍛鍊靈魂的層次。
  • 當下的努力,就是更接近自己、獲得智慧,最好的選擇。
  • 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:當身形外貌的幻相消失,心理層面的感受、想法、行為、認知,也就不存在,也不實在了。
  • 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

隨緣幻化 不執著

  • 所有的人事物,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樣態。所有的關係,都是相對發生時才存在,不要執著於固定的形式。人們向外萬般追求,常只是虛幻的想像,而不是實相。
  • 有智慧的人,不會執著於事 表象,不會迷亂於短暫的相對關係。如果有人對他無禮冒犯,不會直接怒目相瞋,而是回來探問自已,為什麼被激怒的原因?對方的行為失態,觸及到自己內在哪一個弱點?有這個過程中學習理解,然後放下。
  • 奧修:晨間的綠葉上,有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。它漸漸往下滑,落到土地,最後流進海底。它並非不存在,而是你找不到它。並不是因為它不存在,而是它在每一個地方。你無法辨識它的位置,因為整個海洋都是它的位置所在。

我讀過很多經典,解釋虛幻或無常。相較之下,奧修大師這段露珠的比喻,我覺得是很淺顯易懂的。所以,我們要追求自有在,卻不能執著於自在的表象。最高境界的自在,是隨緣。能夠臣服與放下,才是真正的自由

  • 真愛,從未滅絕,只是轉化形式,繼續它的旅途。

如果那段曾經深刻的感情是所謂的真愛,就不會因為後來兩個人相對應的關係改變而消失。

感情生變時,對方可以改變心意,也可以離開,但曾經有過的愛,如同晨間綠葉上那顆晶瑩剔透的露珠,它只是漸漸往下滑,落到土裡,流進海底。它並沒有消失,而是轉化成另一種樣貌,繼續它的旅途。

  • 空相:是指空性,也就是性空,本性是空的。空,就是「不斷變化」、「不恆常存在」的意思。
  • 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:就是佛教教義中很有名的「六不」。

不生不滅—形體的相對變化

不垢不淨—質地的相對變化

不增不減—數量的相對變化

  • 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,這些(生滅,垢淨,增減)發生於地球表面變,並不會影響永恆不滅定律的運作。從無限的觀點來看,這世界的每一個組成,形式上看似互為消長,其實都是「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」

 

碧海藍天,既平靜,也湧動。

它們有時看似密不可分地連成一線,

有時遙遠得像無際無邊,永遠不會重逢。

動或靜、遠或近,都是內在的心境,

藍天依然自在;碧海如常自由。

 

  • 看空,不是放空
  • 時時保持覺察,積極清空所有不該存在的念頭
  • 「五蘊皆空」在個人修身方面,是說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的構成要素,其實並非恆久的存在,變換相對關係之後,所覺知到的狀態就改變了。因此在個人修身的時候,常有提醒自己必須掙脫於五蘊的干擾。而「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。」講的是:其實五蘊根本不存在。若是刻意要自已從五蘊中掙脫,也是一種執著。必須放下「從五蘊中掙脫」的念頭,才能真正從煩惱中解脫。

 

安頓身心,在幸福的角落。

而不是綑綁於慾望的牢籠。

當我能飛,是因為愛;

而愛也讓我願意收起翅膀,甘心守候一輩子的承諾。

即使方寸之間,擁有無限自由。

  • 問題是:如何一直主動地保持覺持,安頓好自己的身心?

最簡單的方式,是透過不斷地自問自答,確認自已身心安在,這就是真正學習「做自己」的起步。缺乏這種主動保持覺察能力的人,很難真正做自己。

  • 雖然,整部《心經》講的無非就是「自性皆空」的道理,但在「因緣而有」的時候,就要清楚覺察每個當下,並且積極付出行動。當「因緣而無」的盡頭,才能了無憾。到了這個境界,「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」能夠「看空」;而不」放空」,不僅可以超越自己、也可以度化別人。凡夫,修成菩蕯了。進而,有一天也能成佛。
  • 奧修:「空無,是彼岸的芬芳。」那是千瓣蓮花同時綻放的美麗與喜悅。當我們經過很多歷練,而無所求的時候,就什麼都得到了。
  • 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。---真正的芬芳。
  • 六根:眼耳鼻舌身意。

六塵:色聲香味觸法。

六根+六塵= 十二處,人類意識所有覺知,都是六根六塵的交互作用。

 

讓呼吸與自然的頻率共振,

千花萬瓣,隨風飛揚的繽紛,

既是生命的無盡繁華,

也是心靈的永恆安止。

 

  • 只要放下對其中一端的執感,煩惱也就不存在。但這並非要我們消極地過日子,什麼都不想、什麼都不要,而是要我積極面對生命的真相,在不斷地「提起」與「放下」之間,鍛鍊自已豁達的人生
  • 當你和朋友或伴侶,因為意見不合而發生嚴重的爭吵時,你覺得對方很不尊重你。只要你願意放下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,暫時不要再繼續據理力爭,誠懇地傾聽對方的理由與說法之後,彼此尊重的感覺就會很自然的浮現。
  • 執念,是無形的攔阻。當我們不再自以為是的時候,才能真正同意別人其實也有很多對的地方。
  • 有關於生命的愛、名譽、財富、成就……都是一樣的道理。真正的獲得,總在你全然放下的那一刻,才開始擁有

 

  • 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:從超脫眼前所看到意識所認為的,中間跨越了「十八界」。

 

  • 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都死,亦無死盡。---當下的力量

 

  • 法鼓山聖嚴法師:有智慧的人,不以自以為有智慧,這才是真正的智慧。

每個人的前世、還有很多前世,是追究不完的。我們既然沒有辦法追溯到宇宙洪荒的初始以來的每一個前世,不如就好好活在當下,把握這一世該作為的種種努力。

  • 無明:是指因為無法認識生命實相而產生的煩惱,不能覺察諸法事理,不能明白善惡因果,而起的貪瞋癡等煩惱。
  • (默念) 零極限:「對不起!」、「謝謝你!」、「請原讓我!」、「我愛你!

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內在,得到很好的清理,因此獲得更多神性的訊息。更清楚地明白:我這一生,所為何來 ?甚至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決策,讓你不會誤判形勢,作出害己傷人的決定。從小到「去哪裡找停車位」、大到「我該跟他結婚嗎?」都可以獲得更多訊息,來自神性的指引。

  • 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都死,亦無死盡。」是要我們在這一世的生與死之間,活出自已最精彩的人生之外,還不忘幫助其他的人,離開煩惱,度到彼岸。因為,一個人的快樂,絕對不會是真正的快樂,要和大家一起快樂,才會感覺到全然的幸福。
  • 十二因緣:起於無明:終於老死,完整的十二階段是指:無名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、死等。
  • 無苦集滅道---學會與煩惱共處

當我們學會與煩惱共處,就不會太介意它的出現或存在,讓它停留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,我們終將知道它只是幻相,不會對我們有所影響或妨礙。

  • 無苦集滅道:就是佛法中所謂的「四諦」,諦,意指「真諦」,也就是「真理」。
  • 《心經》裡的「無苦集滅道」,就是針對所謂的「四聖諦」進行清理。苦:泛指從生老病死衍生而來的貪生怕死等痛苦;

集:匯聚這些痛苦的原因;

滅:不在繼續製造痛苦的原因,從生死中解脫;

道:藉由修行來切斷苦集滅

 

憂盧,也是一種慈愛的形式。

不要害怕或抗拒,

而是要深刻地接納與體驗,

試著溫柔地和憂慮並肩同行,

等到霧散雲開,它就會消失於無形。

 

  • 想要消除人生各種煩惱的努力,如果可以捨棄以自我中心的想法,把重心放在關懷別人,願意為別人付出,就會成為真正的智慧。否則,所有解脫煩惱的努力,若只停留在「自私自利」的立場,一旦達到目的之後,就會變得很消極,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好你爭我奪的,演變成另一種對「空無」觀念誤解的執著。
  • 因為長年陪伴公益團體「愛無限樂團」到處表演,擔任演出的音樂藝術家,都有視障、聽障,甚至是腦部功能缺損等不足的地方。但是我觀察到他們開朗樂觀的特質,正來自於和這些缺損自在地相處,反而可以把心力專注在天賦的專長,演奏出優美的樂。
  • 《金剛經》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:不要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。即使身處紅塵,也不會被世俗所困,但仍可以對眾生懷抱悲憫和智慧的心。
  • 真正的修行,可以從個人的「少卻知足」開始,最後還是要擴展到關注別人需要的「利已而後利他」,才能拓展生命的能量,不辜負上天賦予的能力與責任。
  • 苦集滅道:

苦:指為生老病死而感到不圓滿的煩惱;

集:產生所有煩惱痛苦的原因;

滅:可除去煩惱,讓痛苦停息;

道:消除煩惱痛苦的方法。

  • 無智亦無得---聰明別被聰明誤
  • 智慧最高的境界:不再為生老病死、功名利祿煩惱。

人若可以精進到這樣的地步,智慧也就沒有用處,才是徹底自在快樂地解脫。

  • 無「智」亦無得:智,指洞見真理;剛開始是以自我為中心;但這是還會有煩惱的智慧。後來必須放棄自我中心,才能得到沒有煩惱的智慧。
  • 達賴喇嘛曾說:「聰明才智能幫助我們克服痛苦、找到快樂,卻也會製問題。我們應用聰明才智建造房子並產生食物,卻也因此製造出焦慮和恐懼。」他認為要解決這種困境的要領是:「我們必須結合聰明才智和溫暖又開放的心,在理性中注入慈悲、關懷和分享。心的這些特質,將把聰明才智轉變成強大積極的力量,讓心變得更寬廣,甚至當意外發生時,我們才能夠鎮定不被影響。我們不僅能夠考慮到自己,更能關懷別人的福祉。」
  • 《靈性的開悟不是你的那樣!》既不是狂喜,也不是天堂之樂。作者JED MCKENNA在後記提出他的總結:「不真實的存在;真實的永遠不會停止存在。」這個說法跟佛學的思想,非常接近。所有幻相,終必成空;真實的存在,唯有慈悲與大愛。
  • 看透,而不看破;看空,而不看壞!
  • 無智亦無「得」:得,是「有所收穫」的意思。但是到可以真正洞見真理;了解「生不帶來;死不帶去」的意義,徹底體會「自性皆空」的道理,連這樣的智慧都不需要!
  • 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密多故---不只做自己
  • 愛的極緻,就是慈悲心。而最大的慈悲,來自最小的同理。

當你願意放下自已的主觀,願意同理別人的需要,就是學習慈悲的開始。

  • 無所得:從五蘊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、四諦,體證一切法都是空的,就是真正大自在的解脫。
  • 以謙卑的態度探索自己,才有可能找回失落的自己。
  • 深刻地體認到「自性皆空」,因此不再有「執念」
  • 為了愛自己而願意「放下自己」。當「我」都可以不存在的時候,於是連「恐懼」都已經消失了。這就是深刻地體認到「自性皆空」,因此不再有「執念」。對自我不再有執念,願意利益別人,度化眾生,於是可以修成菩薩。甚至菩薩都幾乎可以修成佛,還是願意留在人間度化眾生。
  • 這裡的「菩提薩埵」,就是「菩薩」的完整稱呼。在「正宗分」中以完整的「菩提薩埵」,替代「序分」中簡稱「菩薩」,相傳是玄裝大師刻意提醒有情眾生,此刻是個完全智慧的境界。
  • 菩提薩埵:即菩薩的總稱。可以說是追求覺悟的有悄眾生,或是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。
  • 人生無常,才是正常
  • 透過不斷清理,更懂得放下。

解開煩惱的百鎖;重獲心靈的自由。

時時刻刻都可以勇敢啟程,

去追求生命的解答,

終將發現所有秘密,

藏在出發的起心動念之中。

  • 心無罣礙—先放手,再放心。
  • 唯有真正懂得放棄以愛為名,去控制別人或被別人控制,從此都能自由自在,才能經營雙方可以自由呼吸的感情,活出心無罣礙的人生。
  • 無論是否得到對方,內心都充滿愛的祝福
  • 罣礙:放下自己、放下執著,沒有任何牽掛。以智慧為船,抵達彼岸之後,連象徵智慧的船都可以放下捨棄,就真正沒有任何掛礙了。
  • 停止操弄與被操控,彼此才會真正的自在
  • 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—活得像雲般自由
  • 即使對別人付出愛與關懷,都能夠不抱泥自我堅持的形式,只要能夠讓對方感到自在,都願意不計較地捨已利人。
  • 聖嚴法師:「不妨將菩薩的心,比喻成山中的一朵祥雲;雲是不請自來,不驅自走;雲在山巒之間,穿來穿去,遊走自在。遇到了山峰,不會被擋住;越過山巔,消失於無形。雲是有的,但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阻礙,因為它本身沒有固定的目的,沒有固定的形體。雲在遇到不同的氣溫氣流,便會隨緣化成雨、露、雹、雪、霜、冰,以及水、氣等形狀。這就是菩薩無心如雲出岫的意思。
  • 心經中:「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。」講的就是眾生追求像菩薩那般慈悲有情,可以有這份心,但不要被欲份心牽絆住。
  • 把長遠偉大的目標,切割成年度具體的計劃
  • 無罣礙故:心中沒有我執,所以不再患得患失。
  • 把自已的價值,建立在別人的需要上
  • 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—無私就不會患得患失
  • 成佛是連「捨」與「得」的概念都沒有。佛陀消除自己的煩惱,也幫助眾生從煩惱中解脫,其他什麼都沒有得到,也就不害怕失去什麼了。
  • 找到自己,學會自處。是每個人的一生,很重要的功課。
  • 少年pi---老虎代表的是:每個人內心的恐懼。說恐懼相對的意義則是:勇氣。
  • 每一個自己的價值,都是相對於另一個個體,或更多人的需要,才會完整地存在。
  • 以「被控制」提醒自已存在的意義,是一種很負面的方式
  • 不管你是多麼愛「耍孤僻」的人,都必須透過至少一個人或一個以上相對應的關係,鍛鍊出「自我」的意義,找到自已之後,就不難歸納出自處的哲學,以及自已要的快樂。
  • 很弔詭的是:多數人的潛意識,其實很習慣「被控制」。而且必須在「被需要」的控制中,才能感覺自已的存在。
  • 必須能夠逃脫被控制的需要,才能真正地做自己
  • 我們習慣被物欲控制,看見別人為了買高級麵包大排長龍,就發慎圖強總有一天也要吃到,這就是你心中對物欲喊出的「在!」
  • 有些人因為從小沒有被家人以愛妥善地對待,長大後常被不幸福的感情關係控制,總要碰到很爛的情人,被傷到體無完膚,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。
  • 而真正地做自己,其實是必須能夠跳脫這些被需要的控制,透過甘願而主動付出,完成此生的意義與價值。這個觀念,套用在個人修身上,並非只是存在的感覺,而是必須發現自已的價值, 才能找到存在的意義。你可以學習「我思故我在」、也可以「我愛故我在」,但千萬不要落入「我買故我在」、「我恨故我在」。
  • 無有恐怖:了解生死,解脫煩惱,不再害怕恐懼。
  • 對生命的本質不夠了解,才會有恐怖的罣礙
  • 恐怖:《佛諦經論》提到的「五畏怖」,也就是五種恐懼:惡名畏、惡道畏、不活畏、死畏、大眾威德畏。
  • 《心經》講的「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」,就是在「無智亦無得」之後,「以無所得故 」,終於學會不再為一己之私利而患得患失,就算化為服務眾生的心願,懂得量力而為,等待因緣俱足,不會因為害怕恐懼不成功,而阻礙自己的努力與付出,終於可以盡興地去做自己想做、也該做的事。
  • 「煩惱即菩提;生死即涅槃。」生命的最高境界,是不在「貪生怕死」、「患得患失」,自在身處紅塵,而不為紅塵所苦。
  • 遠離顛倒夢想---用理想取代夢想
  • 「理想」、「夢想」 其中最大的差別是:你不再只是為前途發展發展擔憂而睡不著覺時,隨便在枕頭邊想一想,也不是「白日夢」似的突發奇想。而是落實地規劃自己的人生,盡力發揮專長,改進缺點,把上天賦予的能力與使命,淋漓盡致地貢獻出來。
  • 當下,就是心的道場。既然沒有你真正想去的地方,也就沒有到達不了的地方。
  • 當你可以做到「遠離顛倒夢想」,就有機會進入寂靜不受煩惱所擾的境界,這就是「究竟涅槃」的意思。
  • 究竟涅槃---無盡的止息
  • 即使已經從「自覺」、「覺他」,到「覺滿」(覺行圓滿)而成佛,達到完美覺悟的境界,還是願意悲憫眾生,一次一次地重返人間,和眾生一起學習
  • 能夠莫忘出衷,就要覺察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。否則,你說出的、所想的、所愛的、所恨的,就不是你的觀點,而是你的盲點。
  • 究竟涅槃:「究境」指完全、徹底明白或抵達極致。涅槃是指:寂滅,止息。或是,圓滿完美的寂靜。
  • 最大的狂喜,存在於最深的靜心之中
  • 葉錦添:當你動的有時候,什麼都看不清楚;唯有靜下來的時候,才會洞悉眼前的一切。
  • 靜下來。有時候,是先停止所有的動作,才能讓心定靜下來。有時候,是讓先心定靜下來,一切無謂的動作就跟著停止。
  • 修行領域的大師奧修,強調的是:靜心。或許,環境嘈雜、充滿誘惑,你並不需要特別地壓抑、克制,甚至自我虐待,但只要你的心可以安靜下來,就能徹底地覺察。而最大的狂喜,就存在於最深的靜心之中。
  • 這是無盡的止息,讓自已處於最安靜的狀態,才可能發現最豐富的內涵。就像是唯有最安靜的時候,你才能聽見最真實的心聲。它整到沒有任何分貝可以測出,而你卻可以清晰地辨識每一個起心動念。這是很高層心的覺察,聽見自已的心聲。
  • 定靜,是智慧的源頭。自我的覺察,到了這個層次,已經超乎視覺、聽覺、感覺,而是透過心去超越六感,讓自已全然地敞與天地合一。
  • 生命看似「有始有終」;其實是「無始無終」
  • 究竟涅槃:終極地解脫、徹底地到達,停留在永恆的喜悅中。
  • 胡蘭成《心經隨喜》:「涅盤」是如數學的「零」一樣,相當於中國的「太極」,進入「涅槃」亦可說是太極修行。零是數學之始,太極與涅槃皆是萬法之始,是空的存在,是無限的存在,無限的蘊涵。
  • 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---人人皆可成菩薩
  • 無論修行的程度再高,凡人畢境是凡人,或許某些人具備短暫的特異功能,但絕對無法和諸佛相提並論。若是真正已經修行成佛,必定不會以此炫耀。
  • 三世: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
  • 諸佛:泛指三世、十方所有千佛
  • 凝視著日升日落,生命的每一刻,都成為手中的流沙,也許曾經擁有,或者曾經失落,卻都不會減損內在的豐盈。
  • 過去佛:迦葉諸佛 、現在佛:釋迦摩尼佛 、未來佛:彌勒佛

 

  • 「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境涅槃。」講的是菩薩的修養方式,可以說是「因」;「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展現的是諸佛體驗空無而致圓滿的修行成果。

 

  • 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---服務別人,精進自己

 

  • 能夠「甘願做,歡喜受!」無條件付出,才是最自在的、也最慈悲的。若一定要在付出後,看到別人滿導的笑容,才覺得自己有價值,這已經被期待的結果所困。

 

  • 「般若波羅蜜多」出現3次

第一次出現在「歡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是要勉勵眾生從人生觀的角度,強調以「五蘊皆空」而自覺;

第二次出現在「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做」,是菩薩修行的方式,可以得到「究境涅槃」的證悟之果;

第三次出現在「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」,是佛陀的修持,以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為最終的境界。

自覺à覺他à覺滿; 探索自己à找到自己à放下我執

 

  • 「甘願做,歡喜受!」才是最慈悲的付出
  • 讓自己透過覺察而自在,這是自己本然的存在。有了具體的自我意識後 接著必須同理別人的需要,關心別人的處境,進而願意為別人付出。不受限於自我的本位立場,才能圓滿整個人生。
  • 付出真心的秘訣,其實就是:即不是刻意為別人而活,也不是自私自利。固然生命有多少意義,要看你對世人創造多少價值。但這種付出,是靠著天賦的才能熱情去幫助需要的人,而不是狹義的那種「為別人犧牲」。
  • 般若波羅蜜多:

般若,指不同於一般聰明算計的大智慧

波羅,指彼岸、對岸,含有解脫的意義。

蜜多:是到達的意思。

  • 因為時刻『覺察』而體認「空無」,是很高的境界。
  • 當你愛一個人,過程中都能一直保持高度的覺察,看見彼此靈性療癒的需要,和相互釋放善意的效果,就會感知真愛的存在,不會因為兩人是否繼續在一起、他有沒有變心離開,而片面地去評斷愛的真假。
  • 每當「我是誰?」這個問題在心中升起的時刻,就是當下覺察自己最好的時刻。
  •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---禮敬,每一個人
  • 所有至高無上的智慧,都是要從最基本的功夫入門。修行,也是一樣的。不要好高騖遠,不妨先回到家庭,從孝敬父母、友愛兄弟姊妹開始。
  • 在漢傳佛教界流傳甚廣的《心經》,是唐代玄奘大師西行到引渡取經十七年後,回到長安所翻譯的版本。
  • 「觀自在的菩蕯」有兩種解釋:

一是直指觀世音因菩薩;

二是泛指所有已經覺悟的、有情的、慈悲的任何菩薩,只要是已經達到「自在」境界的菩薩,都含括在內。

  • 敬呼對方的稱謂,也是召喚祝福的方式
  •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可以斷句為阿耨多羅、三藐、三菩提,是指一切真理的無上高智慧。
  • 如果我們對父母的孝道,也能從稱呼的禮敬開始,就是在忙碌生活中,給自已盡孝、行孝最好的提醒。
  • 敬愛父母,有如敬神。這不但是修行的基礎,也是禮敬天地的具體表徵。一個連自己父母都無法好好敬愛的人,生命一定經過很多坎坷,內心需要修補的缺損和傷痕,是非常巨大的。

於是,我們必須回到最初「自覺」的階段,重新學習識認自已,原諒父母,化解成長的心結,才能真正學會同理,重獲慈悲。

  •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—愛是最美的稱呼
  • 名字很重要,但有時候若太斤斤計較,就未必好。因為,知道自己是誰、自己在做什麼,遠比別人想要怎麼稱呼,更重要一百倍。
  • 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是指至高無上的佛陀智慧,是最崇高、無可超越的正覺。
  • 「菩薩」是還在追求慈悲與智慧,「佛」是已經完成慈悲和智慧的結合。
  • 愛,就是最完美的稱呼。
  •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佛陀所覺悟的智慧也稱為「正覺」。
  • 連是非對錯都放下,才是真正的解脫
  •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-—給自已最深的祝福
  • 相信自己,認為無論遭遇多麼糟的困境,都可以努力找到突破的難關的方法。

祝福自已,只要心存善念,就能吸引更多的好運上門。這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慈悲。

  •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含有平等、圓滿的意思,所以也有「正等」的意思。
  • 對於內在的自己同理,是慈悲的開始。哪怕是看起來有點卑微,卻是愛自己的一種必要。當你覺得天下都背棄你的時候,你更要愛惜自己。等你學會真正地愛惜自己,就會發現當時很可能自已忘了轉身面對別人,而不是別人背棄了你。
  • 以願意祝福自己,做為修行的開始。
  • 阿耨多羅三藐「三菩提」:三,是意譯,不必解釋。菩提:是「覺悟」或「成道」的意思,憑藉不昧於生死輪迴的智慧而覺悟。
  • 祝福,和最初的自己相遇
  • 像一葉孤獨的扁舟,

漂泊在茫茫江海中,

要抵達彼岸的堅強信念,

總來自出發時最溫柔的地方,

拋開疑惑、放下憂慮,

用成全每一次相遇的祝福,

美好這個世界。

  •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、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---相信真理是唯一的信念
  • 持咒、誦經究竟有沒有效果?最重要的是真正有心,或是徒然有形?信念,遠大於形式。不要應付上天,更不要應付自己。而且,還要積極去實踐。
  • 持咒、誦經,貴在心誠意正
  • 身體和煩惱是分不開的。反而應該是要從「靈性」的學習下手,讓「身」、 「心」、「靈」和諧,煩惱就起不了作用。
  • 真實不虛:是宇宙最終的真理,保證絕不虛妄。
  • 孤獨,是保持清醒的方式。

面對無常人生的無限可能,

已知與未知,交錯鋪陳;

前世與今世,隨風翻飛。

深遠而寬闊的智慧,

正在清澈的眼前展開。

  • 人生的道理,用心愈深,體悟愈多
  • 故說知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。---利己也利他的修行。
  • 大家一起鼓舞吧,度向彼岸前往,不需要憑藉任何媒介,讓我們堅定地安住覺悟的境地,進入永恆寂靜的智慧歡喜中而不退轉。彼此祝福!
  • 要讓自己活得好;也要幫助別人活得更好。
  • 揭諦:是「前往」、「到達」,也含有「已完成」的意思。
  • 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---從心開始的幸福練習
  • 人生中每一天的修行,就是要找到活著的意義與使命。讓內在的價值觀協調一致,沒有衝突,時時保持身心靈平衡。要讓自己過得幸福,也要幫助別人得到幸福。
  • 達賴喇嘛對「波羅揭諦」的解釋:透過直觀,可以見證空性。        

我反覆思索,所謂的「直觀」,究竟是什麼意思?字面上的說法,是不必透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經驗,也不用理性的邏輯,就能直接了悟空性

若把這種「直觀」的能力,拿到紅塵俗世中,當作為人處事的判斷,可以說是在每個當下,作出不後悔的決定。每次碰到必須要抉擇的時候,都能有最明心見性的判斷。無論是人生願景或職涯規劃,乃至感情發展,都能夠以敏銳的直覺,在兼顧身心靈和諧的前提下,通往正確的方向。

  • 波羅揭諦:是加強語氣,鼓舞修行者一定要去到彼岸的意思。波羅,是指彼岸
  • 要活得自在,必須平衡內在
  • 充滿愛的幸福感,

來自身心靈的和諧,

當內在感覺平靜美好,

看到的世界就會是豐盈圓滿。

  • 處處懂得付出、時時願意放下
  • 人生中每一天的修行,就是要找到自己活著的義意與使命。讓內在斗價值觀協調一致,沒有衝突,這是一項從心開始的幸福練習,可以時時保持身心靈的平衡。
  • 隨著智慧的增長,你每個角度的考量與取捨,都能找到和諧、安定的平點,形塑自己穩健的風可,無論面臨什麼局勢,都知道自己是處於「覺察當下」的狀態,而且能夠以「自性皆空」提醒自已,所有努力並非只是為著自身的利益,還把別人的需要放在心懷,處處懂得付出,時時願意放下。
  • 揭諦揭諦、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----愛的旅途,要結伴同行
  • 前往大愛的旅途,絕對不會孤獨。即使短期中不被親友看好,但只要知道那是天賦的使命,可以帶給別人鼓舞,就可以勇往直前。
  • 波羅僧揭諦:「僧」是「眾」的意思,一種解釋為:運用眾多各種不同的修行方法。另一種解釋:邀集群眾,大家一起。整句話有勉勵眾生持續精進的意義。
  • 為理想奔走時會充滿感謝、而且沒有任何抱怨。
  • 菩提薩婆訶---每天進步一點點/

只要有決心前往,終能快速成就正覺,到達覺悟圓滿的境界。

  •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負擔責任、放下煩惱,這樣的學習可以說是沒有止境的,只要活著一天,就要更精進一些。
  • 修行的功課,從心開始,貴在持續
  • 薩婆訶:佛經的結尾祝福語,帶有急速成就的意思。
  • 幸福的時光,遍於河湖江每,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精進,分享沿途的所有甘苦,即使旅程漫漫,都覺得情義深長。
  • 只要有決心前往,終能快速到達覺行圓滿的境界
  • 薩婆訶:是把供品放在火中燃燒,比喻為:火,永不熄滅;心,不退轉。---雙手捧舉供品,安置於火中,奉獻給諸神。
  • 對《心經》的疑惑,

往往也是對人生的不解。

探索《心經》,猶如拜訪生命。

是千瓣蓮花,層層綻放,

喜悅芬芳,既空無又飽滿,

彌漫於清靜的心田。

 

  • 《心經》260字,唐 玄裝大師所譯。他13歲出家,在貞觀年間(西元627)西行到印度。
  • 《心經》—玄裝譯本,屬於略本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。
  • 姚秦時鳩摩羅什所譯—摩訶波羅蜜大明咒經(比玄裝早200多年)
  • 大部份的佛經都有「序分」、「正宗分」、「流通分」等三種結構 。

「序分」---序言(觀自在菩薩~~~亦復如是)

「正宗分」---主體或本文(舍利子~~~究竟涅盤)

「流通分」---結語(三世諸佛~~~菩提薩婆訶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s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